“信息进万家,实现农村信息化”,是中国电信漳州分公司2007年生产经营的重点工作,也是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公司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面推进漳州信息化农村建设,为农村插上科学致富的翅膀。
造福百姓:搭建信息平台
“农村信息化,信息进万家”工程建设是2007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具体负责实施建设的中国电信漳州分公司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实施组,全公司105个分局长、支局长带领电信员工在“前沿阵地”作战,发挥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公司修订了《漳州电信2007年“农村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工程总投资1.4亿元,其中2007年投资8000万元,计划于2009年全面完成。项目内容有新建设光缆2.5万芯公里、宽带接入点250个,建设数字村、平安村、电话村105个,通过宽带网、接入网、光纤网三大网络的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前瞻性、大传输带宽和多种接口接入的能力,实现“村村通宽带,信息进万家”目标;建设“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启动“富农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爱农公共信息服务工程”、“乐农数字文化娱乐工程”、“便农信息服务广场工程”等4项工程,引导千家农村企业使用“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另外,在发达的村镇延伸电子政务服务网络,建成一批信息化达标村、明星村和明星镇,开通电子村务、镇务系统。首期工程已在23个行政村建立“学习教育阵地”、“农业科技站”、“信息交流中心”、“远程教育”等宽带应用示范点。截至9月底,今年新建光缆2万多芯公里,光纤到位的行政村新增128个,宽带到位的行政村新增1万多户,总数近4万户,普及率达5.7%。
建设网络:提供现代化信息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电信漳州分公司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一是建好“数字村”——全面实现光纤进村;建立新农村信息化平台、村级网站、电子阅览室;发展农村宽带,实现“家家通宽带”。二是建好“平安村”——围绕和谐主题,大力推广以农村为单位,建立“平安农家”、“平安商家”和“全球眼”等监控网络。三是建好“电话村”——拓宽农村基础通信市场,大力发展宽带、小灵通、超级无绳、固话、VPN等业务;建立村级总机,制作村级黄页,发展村级彩铃、短信广播等。截至9月25号,2007年全市新建村级网站38个,电子阅览室23个,村级监控47个,建立“村级总机”行政村63个,制作“村级号簿”的行政村达18个,“平安农家”、“平安商家”已在32个行政村推广。
农村网站的建立,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信息平台。“漳州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www.fjxnw.com(海西新农村公共信息平台)开通后,铺筑了农民一站式信息高速公路。许多村民通过信息平台,查阅、学习、了解、掌握农业信息、技术等知识,获取农业政策、市场价格、招工信息、供求热线、农业气象、农技信息、农产展销、农家影院等丰富的农业、科技、气象、务工、娱乐等相关信息。
方便群众:共享现代生活
为配合“农村信息化、信息进万家”工程建设的实施,中国电信漳州分公司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以号码百事通(114)为平台,开通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服务热线,包括与市气象局合作开通天气预报信息服务热线;与市植保植检站合作开通畜禽疫病防治知识查询热线等,为广大农村提供有助于生产发展、预防各种灾害的实用信息,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芗城区天宝镇张坑村是省政府确定的农村信息化“百家示范”工程之一。该村现有100多家生猪养殖户,年可出栏生猪3万多头。村民运用农村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全国各地的生猪售价行情,生猪卖到了好价。村党支部书记陈漳盛说:“信息化平台开通后,许多村民通过信息平台致富,与城里人一样,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