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山海魁水产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振魁
大海潮涌,鱼跃人欢。近日,东山口岸传出喜讯:今年1至8月,东山县水产品出口量9.05万吨,出口值5.3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3.59%、106.02%;占全省水产品出口总量的63.7%,名列全省县一级榜首;水产品加工产值、出口值分别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0%和出口值的90%。
东山水产品加工业为何能龙头高昂?当地许多人说,是因为有一位“点鱼成金”闯世界的带头人——漳州市优秀人才、东山海魁水产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振魁。
年近5旬的陈振魁谈起他由700元起家到今天拥有2亿多资产的创业史津津乐道:“成功之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用好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为了让虾兵蟹将畅游世界,陈振魁作为中国代表多次自费赴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世界渔业博览会”,从中学到许多先进经验,并花重金请来美国专家进企业指导和授课。同时,他还加强与国家、省水产渔业科研部门“攀亲结姻”,携手开展30多个科技项目的攻关,其中有12项获得科技进步奖、名牌产品奖等荣誉。近3年来,陈振魁先后投入1.5亿多元对企业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有效的技改,使公司在全省率先获得国际市场“入场券”。
陈振魁认为,水产品精深加工是破解原料“缺米之炊”的一大“良方”。由此,他创办全省水产加工企业第一家“科研所”,成功地开发了金枪鱼罐头等六大系列共120多种产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并非名门出身的小鱼小虾身价倍增。普通的小螃蟹过去被装在大箩筐或冻成大块直接卖给外省,一公斤才2块多钱。陈振魁把小螃蟹加工成蟹肉罐头,经“穿衣戴帽”后,1吨蟹肉罐头出口值达1.5万美元。2009年,“海魁”公司实现产值10亿元,水产品出口值1.13亿美元,上缴税收2370万元。
另外,作为县工商联会长,陈振魁充分发挥自己省级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满腔热情推进水产品加工业实现闯世界、三转变:首先是“强身壮骨”,实行了从低标准简易搭盖到高标准建设新转变。针对以往一些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只满足于产品简单工艺流程需要的问题,陈振魁深入企业“面授机宜”,使12家老企业经过技改,凭借质量的提升,取得了国际市场“通行证”;其次是创新创优,实行了产品从粗加工原料型到精加工高附加值型的新转变。过去一些企业只能向外省提供原料或半成品,结果“肥水流入外人田”。近年来,由于“海魁”精深加工模式的推广,已有35家企业产品香飘世界赚“洋钱”;再次是更新观念,实现从被动建立质量体系到主动完善自检自控体系的新转变。以往,有的企业对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着马虎应付的心理。经过陈振魁多次指导,业主“茅塞顿开”,主动送人员到检验检疫局培训,积极投资创办实验室等。目前,全县已有42家企业分别获得出口经营权,实现了“鱼跃龙门”闯世界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