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也是老年许多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之一。一般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只持续数秒,长者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2、表现为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感,站立不稳和有头重脚轻感;3、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出汗等表现;4、发作前可有疲劳、失眠、精神紧张和感冒等诱因。
那些疾病可引起老人眩晕
有了眩晕的表现不一定就是得了脑血管病,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早期表现或伴随症状,也不容忽视。
颈椎病 老年人由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使血管腔狭窄,加之关节的骨质增生或椎间盘向侧方突出,可压迫动脉,使椎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特别是内听动脉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眩晕。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血压升高可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加之动脉管腔变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前庭系统缺血诱发眩晕。
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这两种疾病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继发性高血压,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造成前庭系统缺血诱发眩晕。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睡眠打鼾司空见惯,尤以老人和肥胖者多见。打鼾严重者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10秒),出现憋气甚至被憋醒,成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它可使机体在夜间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患者白天常感到头晕、眩晕、困倦、记忆力下降等。
职务神经功能紊乱 可增强血液中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引起局部缺血缺氧而出现眩晕;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紧张焦虑等也可影响职务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而诱发眩晕。
老人眩晕须防脑血管疾病
虽然眩晕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脑梗塞仍是最重要的病因,如一旦将脑梗塞引起的眩晕误诊为其他疾病,不仅延误病情,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后果很严重。
冬季气温较低,老年人出现中风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当老粘人出现眩晕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检查及治疗,识别中风眩晕,可看思维灵敏度。因为中风先兆症状一般是手脚麻木,活动笨拙,眩晕时可有天旋地转式的表现,但是较少出现有耳鸣,面色苍白的表现,通常只是觉得走路不稳、脚步虚浮、而且感到头脑不是很清醒,并且有肢体不灵活、略有麻痹的表现。
专家提醒
因年老久病或身体虚弱所致眩晕者,需加强营养,可选用蛋、鱼、肉、禽等,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因缺铁性贫血所致眩晕者,可多吃新鲜蔬菜及含铁较多的食物;因高血压所致眩晕者,应注意观察和调整血压,饮食宜清淡、低盐、少吃多餐;肥胖患者则应注意少吃动物内脏、动物油脂及含脂肪、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在保证足够热量的同时,要节食减肥。
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等情绪。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采取散步、慢跑、健身操等方式、以改善血液循环。
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如天麻素、金纳多等。
——摘自《家庭保健报》2009.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