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与退休老干部打交道的“银发世界”,婆婆妈妈、琐琐屑屑。十几年如一日,只为晚霞红满天。钟鸣以畲家女性特有的温情细腻,在这个平凡岗位上,践行“老干工作无小事”理念,真诚服务、孜孜不倦,成为了他们的贴心人,赢得了广大老干部的称赞,更树立起了新时期人事干部的新形象。2005年钟鸣被福建省人事厅评为全省人事系统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宁德市“三八红旗手”。
贴心服务,谱就“银发欢歌”
广大退休老干部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不是大局却影响大局,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正是抱着这种质朴的情怀,钟鸣贴心服务、点滴付出,将爱洒向了这片“银发世界”。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多,结构复杂,仅70周岁以上的退休干部就有1300多人,大部分退休人员年老体弱多病。嘘寒问暖、探视走访,她像走亲戚一样,敲开了一位又一位老干部的家门。据不完全统计,12年来,她陪同领导或自己到老干部家里或医院,探视慰问患病老人就达180多次。在去年10月的全国第一个“敬老月”里,她更是走访慰问市直单位80岁以上高龄退休人员30多人,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让退休老干部们心头暖意融融。 退休人员的来信、来访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有体制变革所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有“两项待遇”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对人事政策理解不透的问题。对来访者,钟鸣都热情相待,倾听意见,耐心解答,让他们满意而归。对他们反映的情况,更是对照政策,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如针对市直企业处级退休干部要求落实退休待遇问题,她多方协调,落实了1952年前参加工作的市直企业处级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确保企业退休干部安定稳定,不使矛盾激化上升。
开拓创新,营造“老干乐园”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组织好老干部们的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是深层次关心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是构建和谐机关的一件大事。钟鸣开拓创新、精心谋划,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悉心为老干部营造精神乐园。 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召开,她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于当年5月举办“人事人才杯”门球赛,吸引了10支代表队80名队员参加比赛,增进了退休人员彼此之间的友谊,激发出了老年人热爱生活和强身健体的热情。庆祝祖国六十华诞,她积极协调各活动站举办“庆国庆、迎中秋、乐重阳”系列活动,并会同市老体协在市委市政府礼堂举办“祖国亲、夕阳乐”大型文体展示晚会,展示老年人的风采,受到广大退休人员的好评。2010年10月16日,为迎接福建省第二十个敬老节日重阳节,她又组织市直老年人在镜台山开展登高暨红歌演唱会活动。来自市直的近千位老年人登高望远,12支老年人合唱队高唱红歌、激情洋溢。 多姿多彩的活动一茬接着一茬,钟鸣乐此不疲。在日常工作中,她还以《闽东晚霞》为依托,及时报道退休人员生活、活动情况、思想动态。12年来,《闽东晚霞》出刊158期,分发给各乡(镇)退管站、活动站以及各地(市)级退休办,使广大退休干部有了自己的宣传、娱乐阵地。她还利用各级退管站、活动站等阵地,引入激励机制, 促进我市127个退管站、186个活动站、120多处退休干部固定活动场所提升软硬件设施,使我市退管工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网络体系。 积淀、收获,她撰写《以人为本、建章立制、热心做好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文章,对退管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并全省退管工作研讨会上交流,受到好评。
情系民生,积极进言献策
甘当老年同志的贴心人,钟鸣不遗余力;作为市两届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民盟)人士,她更是情系民生,积极进言献策。 立足退管岗位,在政协宁德市一届一次会期间,她撰写《做好退休干部工作的几点建议》提案,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减少农业物流成本,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乃至支撑、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政协宁德市第二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她题为《关于把“2008年定为农村公路硬化建设年”的建议》的提案,再次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作为即办件。 身为少数民族委员,为民族和谐、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鼓与呼,是钟鸣义不容辞的责任。2007年4月她题为《浅谈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以宁德市为例)的论文参加福建省政协“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座谈会,赢得一片喝彩。2009年政协宁德市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她的提案《关于减免农村少数民族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个人缴费的建议》被作为重点提案。一份份厚重的提案,一声声动情的呼吁,这背后凝结的是她走村入户、奔走在闽东乡野山间、基层一线的辛劳与汗水,她无怨无悔。
|